满屏在说这位女记者,大家为什么反感她?

今天,一个新华社女记者刷屏了。

事实上,这两个多月来,她还有她的作品一直在刷屏。“未发现明显人传人”、8名网友网上散布“武汉病毒性肺炎”不实信息、“可防可控”……都是通过她的文章传播出来的。

3月8日,她走到了亿万公众的面前。

【一】

她说,从去年12月30日以来,她一直战斗在抗疫报道一线,去过收治病人的火神山医院,去过方舱医院,到过社区和隔离点……

她说,这两个月又是让她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她被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感动着。

据她自己说,男同胞们夸她“戴着口罩的面庞也挺好看”。

人好看,话说得好听,又冲在抗疫最前线写了那么多的好文章,这样的人不被夸奖还有天理吗?

于是,我们看到,当时评论区的画风是这样的:

让其他同行汗颜的是,从去年12月30日发出第一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内部稿件到3月8日,“廖铁人”70天时间共采写各类公开稿件500多篇,参考报道90多篇,平均每天采写8.5篇公开稿件和参考报道,这不但是铁人,还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

太让人感动了。

【二】

光感动不行,大家开始找到“廖铁人”的公开稿件进行学习。

原来,那篇著名的“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的新闻,就出自“廖铁人”之手。发布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

既然人不传人,那还怕个啥子。

当天下午,在对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实地探访”后,当晚21:21又发布了《实地探访华南海鲜市场  店铺多数正常营业》的文章。

当时的武汉,岁月静好。

进入新年的第一天,“廖铁人”的又一篇惊世大作问世:

报道称,“部分网民在不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

当时有很多人都把这8个人当成了一般网友,觉得他们是吃饱了撑的。后来才知道,这些“部分网民”原来都是医务人员,其中就有李文亮。

李文亮被告诫:如果你固执己见,不思悔改,继续进行违法活动,你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你听明白了吗?

李文亮回答:明白。

签字画押。

在被训诫1个月之后,2月7日凌晨,李文亮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3月1日、3月3日、3月9日,李文亮的同事江学庆、梅仲明、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先后不幸去世。

“廖铁人”为他们的不幸离去,反思忏悔过吗?

1月11日中午,“廖铁人”采写教授王广发的“可防可控”与公众见面:

戏剧性的是,从武汉回到北京几天后,说可防可控的王教授本人就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开始接受隔离治疗,一直到1月30日治愈出院。

“廖铁人”说,“早期不知道疫情如此严重”,没有做任何防护,她采访的几位相关人士,事后被确诊为感染者,“现在想起来还有一点害怕”。这几位事后被确诊为感染者的,就包括王广发。

直到现在,“近距离采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广发”,依然是“廖铁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三】

聚光灯下,“廖铁人”说,这是她感动次数最多的两个月(不是忏悔次数最多的两个月)。

李文亮去世后的2月7日,“廖铁人”曾写过一篇《武汉人社局为李文亮作出工伤认定》的新闻。看到“李文亮”这个名字时,我不知道对她有没有触动。

“廖铁人”说,她和其他女同胞一样,有多重身份,在家里是两位七旬老人的独生女,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位军医的妻子,在岗位上,她是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记者。

2月23日凌晨,协和江北医院(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29岁的消化内科女医生夏思思,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职后,廖君发了一篇《武汉一名29岁女医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殉职》的通稿。

科室最年轻的夏思思医生也有多重身份,家里也有军医,有做军医的爸爸和做护士的妈妈,有一个彼此是初恋走过11年的丈夫,还有一个2岁的儿子,每天都在等电话响起,哭着闹着喊着要妈妈。不知道这位工作了20多年的记者在写年仅29岁的夏医生之死时有没有触动。

【四】

今天满屏都在说“廖铁人”的事。

有人直言,疫情之初她写的几篇“新闻”误导了公众,有人认为发这种新闻伤天害理,有人要求她向李文亮们道歉。

也有人站出来为她辩护,说她的报道引用的是权威消息源,从专业上无可指责。这种辩护很快就被批评的声音淹没:官方有自己的网站,第一时间就在官网上自行发布了,还需要你鹦鹉学舌吗?“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底线要求,只会鹦鹉学舌,不要说一天发8.5篇文章,就是一天85篇,也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

比如1月1日发布的那篇《8人因网上散布“武汉病毒性肺炎”不实信息被依法处理》那篇文章时,能”多一句嘴“,问问那”部分网民“是什么身份,听听他们的声音,去实地了解一下情况,然后扎扎实实提供一篇察实情、说实话、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参考报道”,也许会因为这一篇报道,改变很多人、很多家庭,甚至是一座城市的命运。

倘如是,这一篇参考文章的价值和公德,远胜过鹦鹉学舌的500多篇,5000多篇公开报道,远胜过温吞水似的90多篇,900多篇参考文章。一篇有价值的参考报道,远胜过1万篇毫无意义的鹦鹉学舌一样的垃圾文字。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有一句名言: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大家反感的,也许不单单是“廖铁人”鹦鹉学舌本身,而是戴上漂亮面具后,连她自己都相信了自己真的就是“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