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愿意活在一个自我阉割和马赛克时代里 !

这一年,临安的不少文章加上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缩写。
否则根本发不出来。
这一年著名儿童小说《狼王梦》下架了。
因为“色情”。
这一年经典动画片《菲梦少女2》,被停播整改了。
理由是:角色染发,穿着花哨,忽略对未成年的影响。
热点过去很多天了,临安来和大家认真聊聊。

真诚且理智地探讨当下我们中文互联网阉割下的生态环境。
为什么要等热点过去呢?
因为临安不喜欢这个世界的吵闹。

01

看文章之前请先看羊城网发的一个关于“夜总会”的故事。

很多人看完觉得好好笑,可是从来没有想过:
“夜总会”三个字有什么理由被屏蔽?
这样的审核阉割合理吗?
下面请看两则全网热议的魔幻动图。

从动图上可见,第一则是一排打满厚重马赛克的运动员在跑步,第二则只见一个黑色物体在空中转体翻腾入水。
这大黑色的马赛克配上这黑色幽默。
真是魔幻!
这是伊朗电视台转播的跑步比赛和跳水比赛。
可笑吗?
请不要急着笑,我们中国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啊。

2019年,B站有一条转自央视第九频道的纪录片《大卫·贝克汉姆:探索未知之境》。
视频竟然全程给贝克汉姆手臂打码,甚至连脖子也不放过,只因为小贝手臂和脖子上有纹身。

因为纹身打码?
我真的有点震惊。
纪录片有一段是贝克汉姆在沙滩踢足球,我不知道审核员花了多少时间打码。
看到满屏的马赛克真心疼那个后期的。
更心疼我们这一代中国后浪。
曾经嘲笑中东运动员的朋友,现在终于笑不出来了吧。

02

其实,不止沈石溪的《狼王梦》被下架。

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被下架。
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天真妈妈》被下架。
杨鹏《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被下架。
理由各不相同:或涉及自杀话题,或涉及性话题,或价值观导向不对。
临安真想问一句,我们的后代以后还可以读什么书?
很多读者好奇,《狼王梦》到底哪里色情了。

狼王梦原文节选

是的,单看上面内容,可能会有些生理不适。

但是,如果你看完整本书就不会这么评价。
杨红樱也说过,文学不应该被断章取义,要放在全文本李来看,再做判断。
但就是有巨婴一言不合就去举报。
临安四年级就看过这本童话巨作,从来没有往龌龊的地方想。我只是被里面描绘的恢弘世界打动,被那些浩大的梦想征服,要不是现在被拉出来批判,我甚至都记不得有这么个桥段。

按照这种说法,动物世界里多次出现繁殖镜头,应该被禁。
四大名著中,暴力色情阴谋鬼怪全占了,应该都下架。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部分人的思想能力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看来,鲁迅先生所言极是。
近年我国现代文学巅峰之作《白鹿原》删除了大量关于性爱描述,那些最最原始的性爱描写,那些关于人身体本能的描述,不见踪迹。
随之而去的是,整部小说失去了灵魂。
文学不能谈论性,电影也是。
但是很多年前,临安看过的电影不是这样的。那些性的场景坦荡而赤诚地露在每个人面前,高级又美好。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章子怡和浅野忠信的性爱戏烘托整个剧情。

《罗曼蒂克消亡史》

电影《蓝宇》中胡军和刘烨的床戏是同志电影中的名场面。

《蓝宇》

巩俐主演的电影《菊豆》,菊豆与天青当其面毫不忌讳的热烈、交融,这种画面本就是自由直面封建一次鞭挞入里的嘲讽。

《菊豆》

《色戒》中的梁朝伟和汤唯的床戏更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堪称大片经典。

《色戒》

《红高粱》那场名扬中外的床戏,天人合一,粗犷又美好。

《红高粱》

韩国电影《燃烧》出现这样露骨的画面,你不会觉得脏,你会觉得这就是自然而然出现的情节,它是为电影服务的。

韩国电影《燃烧》

性,并非色情,它可以是舒服美好的。
临安上面举出的电影,哪一部拎出来不吊打现在一众烂片啊。

2012年,央视给裸体雕像《大卫》下体打马赛克。

因为这件事,外国人嘲笑我们好几年。
你看,从电影到文学到艺术,我们都正在以一种“未成年人”的标准失去。

学校不教,网络不能谈,电影不能放,文学不能写,艺术不能展现,所以我们是靠意念生的孩子么? 
明明我们每个人那么向往渴望性。

但为什么每个人又要装作避之不及呢。
性,从来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一种本能欲望,更是每个人生来就拥有的权利。

这个东西它不脏,不要回避,要直视。
作为成年人,我们谈性的权利正在逐渐失去。

03

后来,阉割开始对动漫下手了。

动画片《菲梦少女2》,遭家长举报,被停播整改。

理由是:角色染发,穿着花哨。
但是有常识的都知道,动漫人物多,人物头发染成不同颜色,是为提高角色辨识度。
穿着花哨,是因为出现日常服装和舞台服装切换。
但不好意思,有人就是没有常识。
几年前,《虹猫蓝兔七侠传》也被举报了,理由是:暴力血腥。
可《虹猫蓝兔七侠传》讲的本就是“七侠”的故事啊。
没有打斗厮杀场景,这部动漫还可以存在吗?

其实,动漫惨遭恶意举报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熊出没》因为有搬煤气罐场景被禁播。

《神厨小福贵》因为负能量曾被下架;

《一人之下》因剧情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报被整改。

……
照这样下去,我不知道屏幕上还可以放什么?
我不知道祖国的未来还可以看什么?
后来,再后来,我们所有人保持沉默。
于是,阉割和马赛克变本加厉,终于又开始对综艺下手了。
“死”字必须被打码。

江苏卫视红色高跟鞋伴舞被打码。

为什么被打码?
不知道。
于是所有人一遍遍去网上找“为什么”
有人说,想让所有知道它的唯一做法就是禁掉它。
韩雪翻唱的杨千嬅的《处处吻》被残酷阉割。

整首歌,明明韩雪唱的就是原版歌词,但是字幕都给大幅度改动大换血。
演唱的是“一吻便一个人”;字幕变成了“一吻便一个人”。

演唱的是“有半夜情人延续别人”;字幕变“有半夜行人延续别人”。

演唱的是“多得你这煞星”;字幕变成“多得你这佳兴”。

原“别了她,她他,他吻她吻他吻她”;变“别了她,她他,他问她问他问她”。

演唱的是“让你旧情人又惠顾他人”;字幕变成“让你的亲人又备注他人”。

看完我悲哀愤怒,想问——

一首好好的情歌被你们改成这成不伦不类了,你们祖上是太监吗?

这么喜欢阉割?
我他妈就想问一句,原歌词有什么问题吗?
“吻”怎么就不能说了?“情人”怎么就不能提了?“煞星”又怎么就不能唱了?“旧情人”又又怎么成了禁词了?
中国到底是哪条法律法规规定这些词不能见真容了?
好好的一大半的歌词都被篡改了,是要大搞文字狱吗?

大清早就亡了啊!!!

04

滥改歌词。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临安这些年很少看国内综艺了,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江苏卫视一家这么自我阉割。
于是,把目光锁定在几档热门综艺上。
然后惊奇地发现,这似乎已经成了潜规则了。
一个星期前芒果台的“五四”晚会上,新裤子献唱歌曲《你要跳舞吗》。
原词:

“每当浪潮来临的时候,你会不会也伤心。”
字幕改成了:

“每当浪潮来临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开心。”

现在后浪已经连伤心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吗?
如果你看了当时节目,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消极的词汇都改成了积极的字眼:
“孤独” —— “热闹”。
“无情”—— “多情”。
“颓废” —— “欢愉”。
这到底是要干嘛?
这是大年三十的合家欢春节联欢晚会吗?
歌曲不就是拿来表达情绪的吗?
现在也要开始唱颂歌了?
一个朋友告诉我,本季《歌手》的最大“看点”之一,就在于看字幕怎么改歌词。
于是,我去补往期歌手视频。
然后惊呆了。
旅行团乐队演唱的《Bye Bye》。

原本的歌词是:

“bye bye房地产的世界

字幕愣给打成了“bye bye 芳地的世界”。

国家现在这么敏感了吗?

房地产都不能提了吗?
我们是在歌曲里抱怨房价贵得离谱了吗?
临安悲哀地发现,滥改歌词已经不是某一个平台,某一档综艺,某一个卫视。
是所有的综艺都在默认,都在这么做。
《乐队的夏天》里,朴树唱的一句“那些东西大麻不能给你”,被改成了“大妈不能给你”

《天赐的声音》里,张韶涵和李汶翰合作的《尼可拉斯》,歌词大幅度改动。

节目《燃烧吧少年》里,蔡依林的原创歌曲《Play我呸》,本是一首带有荒诞和嘲讽意味的黑色幽默歌曲,结果被改得面目全非。

原歌词“女神丰乳肥臀九头身材”。
字幕则直接删掉了“浪荡”“肥臀”,将“丰乳”改成了“丰满”,把歌词里的所有“我呸”,也改成了“play”……

郑云龙在《声入人心》唱《我,堂吉诃德》时,一开口就唱:
“莫嚣张,有位骑士已刺出长枪,惩恶扬善游侠四方”。

但实际上,这句歌词,并不是原来的第一句。

真正的第一句歌词是:
“听我唱,你这人/间已病入膏肓,放眼望,尽是堕落癫狂”。
这就是所谓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词被发明出来就是用来被打码的?

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啊?
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国家啊?
不仅歌词,此前华晨宇的歌也屡屡遭到改名。
《七重人格》改成《哥谭》,《疯人院》改成《强迫症》……

我去广电总局的官网,想搜索这条新规的明文规定,但是并没有任何信息。

于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出现了。
在广电没有公布新规,也没有任何条例出来的情况下,到底是哪一股不明力量让所有平台所有节目都在异常默契执行滥改歌词这一惨无人道的文化屠杀?
不寒而栗。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哪怕我知道,也不能说。
因为它根本就没有明面上的答案。
就像两年前的另一次文化阉割一样。
2017年5月,所有综艺,上星卫视都开始“不约而同”兴起打码风
有纹身的不行,必须遮挡。遮挡不了的,必须打码。

男明星扎个小脏辫,不男不女,打上贴纸。

戴耳钉太娘,打码。

头发颜色太亮——

不行,有伤风化,P成黑色。

后来,《天天向上》主持人大张伟只好染回了黑色。

在全球都在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包容各色人种的时候,为何我们连各色发色都包容不了?
还有些马赛克打的,让人全程问号脸。

为什么女明星戴个首饰也要打码?
因为打码的事,有媒体求证广电总局,说没有明文规定。

所以,你看啊,终极问题不在于怎么改歌词,怎么换发型,怎么处理纹身。

而在于——
这条看不见的“马赛克之线”到底在哪里?
它的存在是否合理?
无人知晓。
这个问题就像《金星秀》停播。

停播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它不向公众交代,为什么叫停这个节目。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正因为看不清、猜不透,才显得更禁忌。

05

再来聊聊审查。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
它叫《惊天大逆转》

怎么说呢,当时我看的时候,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就是这样的演员班底,这样的电影题材,其实应该可以拍得更提升一个档次。
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好可惜啊。
后来才知道这个剧本审查了两年都没有通过。
没通过的理由很多很多。
什么丑化公安,什么神化犯罪分子,什么详细描写犯罪过程。
第N次的审核意见是:

后来,剧本改了好几年。
后来,故事背景全部改在了国外。
后来,终于上映。
后来,票房扑街了。
哎。
你知道为什么中国很多电视剧越来越脑残了,越来越没有想象力了吗?
除了市场浮躁以外,审查越来越严苛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泱泱14亿人口大国,现在竟然要一再去翻拍经典。
是我们中国真的缺乏编剧人才吗?
我看,未必。
因为稳。
那些经过市场验证的经典,稳。
那些被广电盖过章的情节,稳。
其实,15年的时候中国出了一部堪称王炸的电影。
无论是市场还是口碑都出奇的好。

它就由曹保平导演、邓超主演的《烈日灼心》。

《烈日灼心》在银幕上是一大突破:奸杀、同性恋、警察搅基……

尺度非常大,内地银幕上难得的硬派警匪片。

看起来很爽。

其实,《烈日灼心》差一点没法和观众见面。

当时审核了好几年,原本一直过不了,直到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参赛的非常薄弱,这时候某大领导问,还有什么华语电影可以拿来参赛的?

有人提了《烈日灼心》,这才让一直没过审的本片,顺利放映。

唉,中国式审查到底杀掉了多少好片啊……

你看,这部“黑暗”电影上映了后,那些看了电影的人都去杀人放火了吗?

不是同性恋也忙着去搞基了吗?

之所以我们国家关于同性恋的声音的越来越多,不是这个社会风气被电影被综艺被电视被文学带坏了,也不是这个社会退步了。

它恰恰反映的是这个社会的进步。

只有这个社会越来越文明,那些藏在柜子里的人才敢站出来说一句“我是同性恋”。

那些群体一直存在,只是国家一直假装看不见罢了。

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应该害怕电影,不应该恐惧文学。

我们连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方方日记都可让它出版,所以我们还有理由害怕别的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是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

我们有《霸王别姬》,我们有《旺角卡门》,我们有《活着》,我们有《阿飞正传》。

那么现在呢?

我们有什么呢?

国产青春片根本没有正常中国人的青春,动不动就失恋,车祸,堕胎,情节狗血又傻逼。

群魔乱舞?

是什么导致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切呢?
创作环境不自由了。
《云图》在内地上映,结果被剪40分钟。
前段时间大爆的《想见你》,内地版和台版有所不同。 内地版把提到生理期的台词删掉。

《想见你》还有一个番外篇,拍摄了王诠胜是同性恋的故事。
 同样的,这个番外在内地版并没有呈现。 

去年上映的电影《小小的愿望》是部性喜剧,关于“破处”的故事。 最早放出的预告片里,彭昱畅饰演的高远还大喊“我要破处”。

但经历各种风波之后,最终上映的版本中,“我想破处”的台词改成了“我想谈恋爱”。 很多不清楚原委的观众,看电影时都一脸懵逼。

2000年5月21日,《鬼子来了》出现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并被阵阵掌声包围。

姜文一举拿下了评委会大奖。
但在国内,《鬼子来了》被禁止公映,姜文也被禁止五年内不能再担任导演。
当然,被禁的原因,一直是个谜。
后来,一个叫娄烨的年轻导演,把刚刚剪辑好的《苏州河》,寄到了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那时候的娄烨还想不到,五年后,他将面对和姜文一样的命运。
2000年之前十年,也是导演吃糠咽菜的十年,更是中国导演拿奖拿到手软的十年。
但也是中国电影最辉煌的十年。

大师级编剧芦苇,满怀伤感地惋惜: 拍《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我特别高兴,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

可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

06

现在是公元2020年。

但遗憾的是,这21世纪20年代的中国,在主流平台,我们已经看不到亮色头发的明星了,看不到纹身的男人女人了,看不到扎辫子的男孩了,看不到戴耳钉的男孩了,看不到悲伤的歌词了,看不到关于性描写的文学了,看不到关于电影中关于做爱的场景了。
当我把我的愤怒悲哀告诉我一个北方朋友,我和他打了很久很久电话,他听完叹口气说,你能怎么办呢?
是啊,我能怎么办呢。
这件事,从始至终我只看到一个艺人发声。

可是,好像什么都改变不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男艺人戴着耳钉,头发是脏辫,手臂有纹身,脖子上带着大金链子,唱着一首不那么社会主义的歌,到时候屏幕上还能剩下什么呢?
满屏的马赛克?

我们到底是越来越文明了,还是越来越野蛮了?
我们这个国家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也不知道这魔幻的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正在告诉我们下一代——
你不可以悲伤,你不可以不快乐,你应该做一个健康的人。 你作为男性不应该戴耳钉,不可以留小辫子,不可以染太亮的头发,不可以选择自己的社会性别,同性恋是变态。
男孩女孩都不要纹身,纹身的都是混社会的坏小孩。
你不可以看一切关于性的画面,性是肮脏的,性是羞于见人的,我们都没有性生活。 我们自己的身体,但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我们不应具有教科书上写着的公民权利意识,不应鼓励自我意识觉醒,不应该包容着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要更多的学习去把自己的审美强加到他人身上。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难过吗?
因为我发现我们都在默不作声慢慢接受它。
哪怕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存在。
今天一个朋友和我聊天,碰到一些词汇的时候总是用大写字母代替。
你看,最可怕的是每个人都一点一点达成了以上交流共识。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上,是如何以宏篇去追溯我们从清朝辫子马褂到民国西服加身,如何从建国后举国绿装到改革开放后服装革命。  
这是中国人对自我意识和个体尊严的追寻之旅。
 这一路有太多东西被我们逐渐摆正,化妆,高跟鞋,染发,文身,短裙,泳装,男孩的长发等等等等。 
从一元到二元到多元,这一路走的非常难,每一样的去污名化,都建立在一代人所受误解和辱骂之上。 
这一路我们在逐渐开放,也在逐渐把个体权利和公权管理剥离开来。这是我们与朝鲜,沙特那些国家最大的不同。
可好像从某一刻开始,我们突然又开始了一种悄无声息的改变,我们不再赶英超美,而是赶伊超鲜。
——“你能怎么办呢?”
——我想改变它。

我想告诉那些大人,我们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是:
让小孩见到纹身、见到染发、见到死亡、见到性爱,知道同性恋是怎么回事,允许他悲伤。
然后教导他们何为死亡、何为爱、何为性、何为追求美,教导他们如何面对这些东西。
家长不该做的事情:禁止小孩看到一切。

如果真的要保护成年人,如果真的要创造更健康良好的环境。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昧地删改和阉割。
不是藏住一切负面的东西,不让他们知道。
只有知道黑暗是什么在哪里,才知道要如何对抗如何保护。
我们应该包容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

为什么许多玩家对于国产游戏里血不是红色而耿耿于怀?
高赞回答是:
因为血的颜色是红的。

写在最后
文章写到最后就要结束了。

我在查找资料时候发现原来开头羊城网那个关于夜总会的事原来是一个老段子。
一个很老的段子的。
13年的段子。

可是临安看到却倒抽一口冷气,又更加觉得悲哀。

七年过去了,为什么这样的段子在中国还适用呢?
不仅适用,而且还越来越贴切了。
其实,临安为了写这篇文章花了很多精力。可是当我准备按发送键后完后,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篇文章发出来我的号会不会又没了? 当我脑海里冒出这一句的时候,有种悲哀的感觉。 是什么时候开始,当我们发声的时候,首先担心的是“会不会被封”,而不是这样的这样的声音会不会慢慢改变这个世界? 是什么时候开始,看到一部好电影上映,首先想到的是“真他妈敢拍”,而不是“真他妈酷”。 是的,我是被封怕了,但是我李临安也不怕封。 我临安不会因为这样的文字或者观点不安全,就放弃发声,不然我写公号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只是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面对青春是单薄的打码走过,我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后代活在谎言里。
仅此而已。
就在刚刚,因为情绪上来了,我想听李先生的一首歌。
这个世界会好吗?
可是忽然想起,他的歌已经被全网下架很久了,他也消失在公众视野了。
没有理由。
后来,文学被阉割了,你保持沉默。
再后来,电影也被阉割了,你还是没有站出来说话。
后来的后来,综艺,网剧,艺术都被阉割了,我们活在谎言里。
后来啊后来啊,我们交流需要打上很多奇怪的缩写,甚至生活变成了一块巨大的马赛克……
我想,你应该站出来和我一起呐喊了吧。
所以,请和我一起愤怒发声吧。


请相信,你的每一次在看转发都是有意义的。
对了,如果万一这篇文章或者这个号没了。
 我只能说,对不起,我尽力了。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