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耻大辱“九.一八”,是是非非张学良!

今天9.18,提起“九.一八”,绕不开张学良!

历史的主动权,总是掌握在预有准备者手里。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此时,张学良正在北京听梅兰芳唱戏,他指示东北军:

“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一夜之间,日军仅用约700人的中队,就攻陷了驻守8000名东北军的北大营,整个沈阳城沦陷。
紧接着,长春、吉林兵不血刃,拱手相让,辽吉两省陷落。
面对2万日军,20余万东北军居然束手待毙、懦弱不堪。
仅四个半月时间,128万平方公里国土丧失,三千万中国人变成亡国奴。
毫无血性、决不抵抗,此乃亘古未有之耻。
提起九一八,绕不开张学良。
彼此的张学良,年仅30岁,以东北易帜之功,荣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掌控着东北和平津。

风光与荣耀背后,也有让人诟病的不堪一面。

那时张学良还是个瘾君子,毒瘾发作时,每2小时就必须注射吗啡才能保持镇定。
更让日本人藐视的,是东北军的战斗力。
1929年8月,为夺回中东铁路控制权,东北军与苏联军队进行了半年的战争,结果被4万苏军打得溃不成军。
经此一役,东北军的战斗精神和战斗能力,张学良的领导能力和指挥素养,皆被日本人看在眼里。
这也是日军敢于发动九一八的重要原因,他们压根就看不起东北军、看不起张学良。
当时的中国,天灾兵祸,军弱民疲,一盘散沙,也同样被日本蔑视。
无论有多少失败理由,面对侵略毫无血性,不作抵抗,都是无法向国人、向历史交待的。


九一八之后,少帅张学良以戴罪之身就再也抬不起头来,社会的诘责也从未止息。
1931年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发表了名为“哀沈阳”的诗,民众争传,舆论哗然。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若如诗中所述,张学良实乃只顾风流、不顾东北人民死活的浪荡公子哥,怎能让人不愤怒?
第二天,影星胡蝶就登报声明,声称自己当晚就没有北京,更从来没见过张学良。
虽然系捕风捉影的不实之辞,但足见当时对张学良的滚滚义愤。

赶上了九一八,身处那个位置,张学良就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解析这段历史,才能找到张学良西安兵谏的心理和情感动因。

那就是洗刷耻辱,以身赎罪。
张学良少谋寡虑,容易冲动,这种直率的性格适合交朋友、却不适合搞政治,但有时候也需要这种人来破局。

西安事变,就是他的破局之勇。
历史能够记住他的,无非三件事:

东北易帜,九一八、西安事变。
二比一,功过相抵。
所以,晚年他才自信地说:我们张家父子,若不是为了爱国,会有这种下场吗?

历史不可以假设,国家兴亡也不取决于某个人。
积贫积弱、内斗不断的中国,被侵略被欺凌只是一个必然。
今天反思九一八,检视民族的耻辱,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只有全民的觉悟觉醒和团结自强,才能有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强盛。
历史人物的是非成败,只能留与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