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市管理是县城水平,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吧?

大四那年我在北京实习过两个月,最深的感受就是【我以后绝不要在这座土得掉渣还牛到上天的城市长期生活】。之后这些年也很多次去北京出差或拜访友人,几乎没有例外,每次都需要苦苦忍住骂娘的冲动。

是的,这是一篇地域帖,欢迎生活在北京的朋友跟我一起吐槽。

北京集中了全国数量最多素质最高的人才,没有之一,北京人民很行那是毫无疑问的。但负责规划和管理北京的这群人,水平真的不行。此刻我站在帕米尔高原上对北京指手画脚,一点儿都不觉得冷。
来看个新鲜出炉的例子。

中秋节前,趁着大家忙旅行忙生意没时间给提意见添乱,北京城管委和商务局制定了一个折腾沿街商铺招牌的试行规定,(极不情愿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简而言之,你的招牌不好看,领导不喜欢,现在你得重做。没文化不行,没特色不行,长得像也不行,改到我说你行才行。

都是为你好!很熟悉的爹味儿有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商铺招牌没文化、没特色、长得像是谁造成的呢?

3年前,北京轰轰烈烈开展“亮出天际线”工程,集中拆除大厦楼顶的名牌,连高校也没能幸免。那一轮,全北京拆除了超过8万块楼体广告牌,并且规定:拆除后建筑物只能使用在规划部门备案的大楼名称,悬挂位置则在楼体3层以上,距离屋顶线不小于0.5米。同时,字体大小也有严格规定,建筑物名称字体本身高度不超过2米,单位名称字体本身高度不超过0.8米。

2年前,北京开展统一商铺招牌的行动,对背街小巷商铺的招牌进行集中更换,要求高度,字体,大小统一。

请问,出台两年的政策现在自己打脸,疼不疼?

请问,首善之都就这个管理水平,害臊不害臊?

请问,某部门是否考虑改名叫北京折腾委?

大城市的管理当然有大城市共同的难题,但是像北京这样由城市管理者拿着纳税人的钱亲自下场去制造一个又一个问题,再让纳税人自己掏钱来解决问题的神操作,真的是填补了国际上城市管理研究领域的空白。

我说北京城市管理是县城水平,估计很多人要不服气。那好,接下来是我行我上的时间。

就店铺招牌和楼体广告这个具体的事情来说,作为城市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意识,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呢?

第一是私有产权意识

招牌是商铺老板的私有财产,招牌存在的意义是为商铺吸引人流带来生意,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老板都不会故意去把招牌做成平平无奇或者奇丑无比。中国的确有很多小商铺的招牌简单粗暴、不够精致美观,那是受限于老板的经营理念、招牌制作成本、文印店美工的设计水平等因素,而不是老板故意要把招牌做丑。除非是很不幸被强行统一更换成了这样:

但是,长得不好看并不违法啊!城市管理者不能以招牌长得不好看为理由去强行干涉啊。招牌悬挂不稳威胁市民安全,你可以管;招牌发光太强电路太乱违反环保和消防法规,你可以管;招牌超出店铺经营位置挤占公共空间,你可以管……

唯独招牌长得不好看你不能管啊!

第二是公共服务意识

城市管理者该不该去规划和提升城市形象呢?当然应该!外墙广告也好,店铺招牌也好,的确是会影响一座城市整体的颜值,需要城市管理者去操心和努力。

但是这些努力的出发点绝不应该是【我们领导的审美水平天下第一】,更不应该是【涉及城市形象我们都要管你听话照做就行】。

城市管理者在这个事情上应该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包括提供城市主题配色和区域风格指引(注意是指引而非强制),包括给中小商铺设计店招提供帮助(注意是帮助而非干涉),包括严格执法及时取缔突破威胁公共安全侵犯公共空间的招牌(注意是日常依法行政而非运动式折腾)。
举个例子,北京有那么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设计专业学生,且不说他们水平多么厉害,比街头文印店的美工要强点还是没有悬念的。城管委真想做事,跟这些学校洽谈合作,请学生们将设计实践用在街头招牌上,凡是有意愿重新做招牌的老板,可以帮忙对接学生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学校则将这些服务记作学分或作业。
各方都有收益,城市审美也提升起来,岂不美哉?

第三是服务大局意识

北京人总自夸说有大局意识,北京的城市管理者更是经常拿大局意识来压人,然而大局为重可不能胡乱解读。一座城市的大局不是让权力很大的局长开心,也不是保障某次大型活动顺利举办,更不是什么创建文明城市的轰轰烈烈。
一座城市的大局是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尊严,有安全感,有发展空间,其他的都是扯淡。

朝令夕改折腾人侵犯商铺私有产权,这不是服务大局。

强行统一再到强行不统一胡乱干涉市场正常秩序,这不是服务大局。

政策走极端被舆论批评了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唯独不肯放下权力的傲慢,这不是服务大局。

希望北京的城市管理者配得上首善之都的自称,配得上北京城的市民。

PS.我知道有一些县城的管理水平很高,如果被本文标题冒犯到了,这里先行致歉。

那些先烈们没想到共产党能给中国大地折腾成这样吧?